首页 > 辽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公示公告 > 政策文件 > 中心规章制度
学习领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信息来源: 政策法规部
【 字体: 】 【打印文章

 

 

学习领会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

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资料

 

 

辽宁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


 

 

会议原文及要点

1.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

2.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十一个坚持”....................... 4

3.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9

学习意义及要求

4.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为何如此重要............................ 13

5.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15

6.栗战书在第二十六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16

7.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17

社会反响及热评

8.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20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 22

10.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23

 


会议原文及要点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11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习近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提出“十一个坚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十一个方面的要求。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

 ——20153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20188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现行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201812月,习近平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要在坚持好、完善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立改废释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20202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201410月,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9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710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中国坚持开放包容、互利互赢,愿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国际法治合作,为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法治支持。

——202011月,习近平致信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

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20202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讲话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20152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202011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接下来,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和提振了检察机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信心决心,为下一步加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官许栋梁说,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检察官考评、检察官惩戒、司法责任追究等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强化检察管理,规范检察权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表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公开透明提出了更高要求。”张雯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优势,结合在线诉讼特点,健全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让互联网司法审判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更加科学、更加透明。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江苏省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巧全说,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要求,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善于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多措并举,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福建厦门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俊强说,在国际层面,要积极融入国际规则的制定,提高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为全球治理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在国内层面,要加快建设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梳理现有立法,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完善我国法域外适用的立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

“人大工作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占峰表示,人大工作要立足于法,始终坚持依法履行职责,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并坚持从世情国情实际出发,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参与国际竞争,综合利用法治手段提升斗争本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保证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防范应对国内外风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做到理性分析沉稳应对,做足先手打有备之战,依规而为游刃有余,投身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斗争中去。”河南省公安厅督察总队总队长周本征说,法治思维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必须具备和运用的思维能力。

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玉萍说,人民法院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以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法律专业知识教育等,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要把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要求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全过程。”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廖万超表示,检察机关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做好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

“我们每个民警只有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在每一次的司法执法中保证公平正义,才能在每一次矛盾纠纷调解中精准拿捏‘法理情’的尺度标准,才能在面对复杂局面复杂问题时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四川自贡公安局大安分局政委钟昆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高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律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对广大律师是极大的鼓舞。”司法部律师工作局局长周院生说,教育引导广大律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律师作为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强说。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上海市普陀区区长姜冬冬说,领导干部坚持依法办事,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普陀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定期组织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明确要求。

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江海表示,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养成教育,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委书记彭波说,要坚持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安徽省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表示,将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学习意义及要求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为何如此重要

202011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广受各方关注。这个会议为何如此重要?为何现在召开?

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在于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主要方面来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重要时间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动员令。那么,夺取新胜利靠什么保障?靠什么护航“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当然要靠法治。

五中全会闭幕后,不到20天的时间,就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其中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

法治,是规范,是保障,具有基础性地位。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发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动员令”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好抓实的重点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发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动员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同一辆加速行驶的汽车,车速越快,车辆的“底盘”必须越牢靠。经济社会发展提速,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提高,法治保障必须更坚实稳固。

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看,我们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正是因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有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才能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着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回应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就要系统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18124日,国家宪法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举行第26次检察开放日活动,这是参加开放日活动的代表在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新华社发

补短板、填空白、强弱项,这次会议明确,未来法治中国建设,要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

立法: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司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普法: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11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做好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主题重大,意义重大,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国务院党组和政府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深入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抓紧制定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二要完善行政法规体系。着力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制定法规规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做到既系统完备又简明易行。及时清理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要提高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在制定和修订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涉及市场主体和人民切身利益的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群众的意见。

四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防止任性执法。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或不必要、交叉重复的行政执法事项。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

会议强调,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要带头崇尚法治、敬畏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政府各项工作的能力,接受法律等各方面监督,奉公守节,廉洁为民,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栗战书在第二十六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0201119日在山西太原出席第二十六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栗战书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最重大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形成和丰富发展的,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栗战书强调,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在立法工作中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把立法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一是在立法工作中,首要的是吃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党中央精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立法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以法律来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二是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三是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立法特色,善于通过“小切口”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四是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处理好上位法和下位法关系,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既要相互补充、支持,又要协调统一,做到科学完备,确保地方性法规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协调一致、有效衔接。五是坚持急用先行,区分轻重缓急,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谋划立法项目,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六是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立法工作队伍,推动立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做好立法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纪检监察干部学习领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依规依纪依法行使权力

11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连日来,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深领悟到,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规依纪依法行使纪检监察权力,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雁飞说,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上就是通过法定程序让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纪检监察机关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的同时,要更加突出政治监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坚强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蒲增繁说,要监督推动司法部履行好中央依法治国办职责使命,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增强行政执法效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检纪检监察组组长苏德良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督促最高检党组认真履行职责,领导全国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法律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日查处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党委原书记郭某违规签订假协议,套取扶贫项目、民生项目资金的问题。该州党委常委,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丁邦文说,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执纪为民,盯住重点领域,及时发现和深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奶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近年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赋权、限权、行权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仅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就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定25项。”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张巍介绍,如围绕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制定问题线索办理工作规程、涉案财物管理办法等,确保纪检监察权力在纪法框架内行使。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王雁飞说,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权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严肃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责任,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上作出表率。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杜新军介绍,他们在严格遵循党章党规党纪和监察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流程,形成衔接有序、制衡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共修订完善制度规定878项,和检察机关就法法衔接中的10个具体问题形成了会议纪要,有效促进了案件顺畅办理。”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旗帜鲜明反对司法腐败,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对监狱系统行贿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将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重点查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中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有钱人’‘有权人’成为‘特殊罪犯’背后的利益输送、监管失守、充当‘保护伞’问题,坚决捍卫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蒲增繁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法治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学法懂法用法,不断提升队伍法治化水平。江苏省无锡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原原本本学习纪法条规,坚持岗位练兵,抽调县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市级层面学习锻炼,组织干部赴省纪委监委、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跟班锻炼。无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唤春说,“通过把学法作为能力要求、把懂法作为价值追求、把用法作为工作准则,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的本领。”


社会反响及热评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入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主题重大,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全党全国要把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开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形成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要发挥法律解释的作用,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保持民法典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始终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建设的受益者和推动力量,全面依法治国就一定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不断取得新成绩、铸就新辉煌。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刻指出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